龙巅罗汉鱼

标题: 解读“同程加气反冲底沙过滤系统”转载自“森林大帝” [打印本页]

作者: 拉风泡泡    时间: 2013-2-1 17:43
标题: 解读“同程加气反冲底沙过滤系统”转载自“森林大帝”
本帖最后由 拉风泡泡 于 2013-2-1 21:36 编辑

裸缸养鱼久了,难免会产生视觉疲劳,看着光秃秃的缸底即单调又缺乏生机,于是很多鱼友会选择铺装底沙。底沙缸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底沙缸更美观,更符合养鱼的自然环境,底沙层可以培养大量的硝化菌,对保持水质很有好处。
底沙铺装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死沙,一种是活沙。
所谓死沙,是指缸底直接铺沙,缸底没有任何过滤系统。这种铺沙法应该说是弊大于利的,因为这样铺沙后,底沙层的水流动性很差,几乎是不流动的,这样就会使底沙层的水含氧量很低,非常不适合硝化菌的生长。另外鱼便残饵等有机物会沉淀在底沙里,时间久了沙子就会发黑发臭,遇到停电等特殊情况时,这些腐败的有机物会产生氨及硫化氢等剧毒物质,造成死鱼翻缸,这种案例在各大水族论坛是不胜枚举的。
所谓活沙,是指在缸底预先铺装过滤系统,然后再铺沙覆盖,这种方式被称为“底沙过滤”。底沙过滤包括正吸和反冲两种方式,正吸式底沙过滤非常普遍,这种方法是在缸底铺滤清板或者S形导流管,上铺底沙,水是从上往下穿过底沙进行过滤的。由于水在底沙层是高速流动的,因此会给底沙层带来充足的氧气,有利于硝化菌的繁殖,也彻底解决了死沙法铺缸沙子发黑发臭的种种弊端,因此底沙过滤法是值得推广的。
正吸过滤最大的问题是鱼便沉积问题,鱼便不可能穿过厚厚的底沙层被水泵吸走,只能堆积在底沙上由人工清理或靠自然分解,沉积的鱼便残饵会破坏水质,也增加了人的劳动强度。因此,长久以来人们对底沙缸的看法是:“底沙缸清理比较麻烦,不适合养大型鱼,排泄量大的鱼,不适合高密度养殖,适合养小型鱼和低密度养殖”。
反冲式过滤,虽然水是从下向上穿过底沙层的,但是向上的水流还不足以把大一点的鱼便吹起来,因此也存在鱼便堆积问题。为了解决鱼便堆积问题,我研发了一套具有超级自净功能的“同程加气反冲底沙过滤系统”。我的底沙缸使用这套系统,从2010年4月份开缸运行至今效果非常好,水很清澈,鱼的状态很好,很活跃,吃食积极,从未得过病。到目前为止,已经有数以百计的鱼友制造安装使用了“同程加气反冲底沙过滤系统”,无一例外地获得了一缸好水,下面我把这套系统的制作安装方法以及使用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原理综述
同程供水系统一般是用在空调冷媒循环设计、水暖设计领域,在水族应用很少见。一般的底沙过滤导流管都是做成S形或E形,这样有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导流管上的开口到水泵的距离不一致,很难保证近端和远端的水流量能够均匀,这样就难以做到使整个底沙层有均匀的水流通过,而降低了底沙过滤的功效。

这是我早期研究底沙过滤时买的S形底滤管,当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种S形管有问题,只是在清洗的时候,把管子接到自来水管才发现,只有前面的几个孔出水,后面的大部分孔过不去水。然后我又拿水泵试验,结果也是一样。因为水是走捷径的,前面的孔已经把水都分流了,后面就没水了,这个原理很好理解。正是因为这件事情,才使我开始研究同程供水系统,同程供水系统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家请看这张图纸:
这张图纸上绿色部分为导流管,蓝色部分为连接管,共开了64个直径2.5mm的引流孔。从图纸上可以看出,每根导流管到出水口的流程都是相等的,导流孔的流程差只有65mm,可以做到整个底沙部分的均匀进水,而不必担心水流短路的问题。
注意:图纸尺寸只是参考,具体加工尺寸要根据鱼缸大小重新计算。
二、导流管的制作
导流管的加工尺寸应根据鱼缸的大小灵活运用,总体大小为距鱼缸四边5-8公分为宜,且各导流管之间的距离均等。宽度1米以上的大缸,可参照上图的全尺寸加工。宽度1米以下的小缸,可以简化,仅用半幅过滤系统就可以。
这是大鱼缸同程供水系统的图片:
这是小鱼缸同程供水系统的图片:
1、导流管制作:
导流管采用直径20毫米的PVC管或PPR热溶管制作,按照计算好的尺寸进行切割组装,PVC管不用胶粘直接插好就可以。导流管上的孔应事先钻好,为直径3毫米的对穿孔,安装时两孔水平放置。孔的间距根据导流管的长度定,每5-8厘米可钻一对孔。导流管的图片:
2、水泵的选择:
我使用的是创星PH至尊系列泵,该系列为创星水泵顶极产品,采用陶瓷机芯,噪音很小,安装后几乎没有共振。该水泵带有喷氧口,可以接气泵,这是选择底沙泵必须要具备的条件。大缸可选用PH2000、35瓦水泵,或者PH2500、45瓦水泵,小缸可选用PH1100、15瓦水泵。水泵应采用高位安装,这样可以减少污物的吸入。水泵出水口较细,可以多缠一些生料带,然后插入同程管接口里。(选择一个自己适合的流量的就OK了)
3、底沙的选择:
要根据所养鱼种对水质的要求来选择底沙。原则上可以选择任何直径超过5毫米的颗粒状的基材做为底沙,对于喜欢酸软水质的鱼,可以用火山石铺底,像这个缸一样:
我也使用陶瓷沙做底沙,陶瓷沙pH值呈中性,多孔结构,是很好的生化滤材,具有超强挂膜能力,培养硝化菌特别理想。陶瓷沙还具有物理过滤的沙滤作用,过滤的水非常清澈。陶瓷沙的图片:
4、气泵的选择:
加气反冲是这套系统的亮点,使这套系统有了超级自净功能。我使用的是德国伊罕3701超静音气泵,大缸可选用5-8瓦的气泵,小缸可选用3-5瓦的气泵。气泵必须配止逆阀以防止返水烧泵,止逆阀的进气接气泵的出气口。止逆阀的图片:
5、造浪泵的选择:
沉淀在底沙上的垃圾被加气反冲带起来后,必须要有合理的水流将其送到上滤水泵进水口收集,这个工作一般由造浪泵来完成。如果缸内有其他的造流设施可以不配造浪泵,如果没有必须要配造浪泵,否则会造成粪便沉积,破坏水质。一般70以下的小缸配7瓦的造浪泵,80-1.2米的缸配12瓦的,1.2米以上的大缸配16-24瓦的造浪泵。造浪泵一般安装在上滤水泵同侧或者鱼缸对面,具体安装位置要靠自己反复调试,以便找出最佳水流。
三、同程底沙过滤系统的安装
1、把钻好孔的导流管组装好后,第一步需要做的工作是空载试验,来检查导流管出水出气是否均匀。把水泵、气泵接入导流管,开泵查看,要求所有的孔都出水,50%以上的孔出气。造成出水出气不均匀的因素包括:孔钻的太多,孔径太大,水泵气泵功率小等原因,要仔细分析,对照解决。
这是导流管测试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Y4MzE4MDk2.html
2、测试合格后可进行系统组装,把导流管和水泵安装到位,在导流管中间摆放大号陶瓷环,起支撑作用
3、上铺生化棉,生化棉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底沙漏下来,必须用大孔生化棉,透气性好的,否则会影响出气效果
4、铺砂:铺沙的厚度最少要5公分,最好8-10公分。铺沙厚度的计算方法,以陶瓷沙为例:
鱼缸的长×宽×铺砂高度(cm) ÷1000=升(1升陶瓷沙大约1公斤)
5、加水开缸:





作者: 披罗戴翠    时间: 2013-2-1 17:55
楼主,看不到图片诶
作者: 披罗戴翠    时间: 2013-2-1 17:55
重新上传下吧
作者: whcd163    时间: 2013-2-1 18:02
图片看不到,重新整理一下把
作者: 罗汉宝贝    时间: 2013-2-1 18:08
本帖最后由 罗汉宝贝 于 2013-2-1 18:08 编辑

谢谢分享,楼主辛苦
作者: luohanq    时间: 2013-2-1 18:39
图全挂了
作者: 拉风泡泡    时间: 2013-2-1 19:01
披罗戴翠 发表于 2013-2-1 17:55
楼主,看不到图片诶

我这里图都可以看到。。。。
作者: 养罗人    时间: 2013-2-1 19:27
看不到图
作者: 拉风泡泡    时间: 2013-2-1 21:13
养罗人 发表于 2013-2-1 19:27
看不到图

那我整理一下,重新上传。
作者: 罗罗汗汗    时间: 2013-2-1 21: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拉风泡泡    时间: 2013-2-1 21:37
罗罗汗汗 发表于 2013-2-1 21:32
怎么都看不到图片呀,我还真想这样弄下

图片重新上传了。
作者: 偶拉钩    时间: 2013-2-1 21:59
学习了 好深奥
作者: 养罗人    时间: 2013-2-1 22:10
看到图片了,顶一下
作者: 养罗人    时间: 2013-2-1 22:24
这个帖子非常棒!
作者: 新手小白锋    时间: 2013-2-2 00:00
谢谢分享,楼主辛苦
作者: 拉风泡泡    时间: 2013-2-2 09:16
养罗人 发表于 2013-2-1 22:24
这个帖子非常棒!

看到好东西,就拿过来分享一下,大家一起研究一下。
作者: 养罗人    时间: 2013-2-2 09:40
拉风泡泡 发表于 2013-2-2 09:16
看到好东西,就拿过来分享一下,大家一起研究一下。

很棒!辛苦了!
作者: zuaming    时间: 2013-2-2 17:45
好帖 必须分享!
作者: 东北神龍    时间: 2013-2-7 19:57
学习帖
作者: 太阳之光    时间: 2013-2-7 23:13
谢谢分享
作者: 子弹头之迷    时间: 2013-2-8 03:31
没看出什么东西哦
作者: 476040344    时间: 2013-8-30 00:23
真心想要做同LZ一样的底沙过滤。有详细的图纸发给小菜我吗?476040344@qq.com
作者: 第九感    时间: 2016-5-19 10:41
本帖最后由 第九感 于 2016-5-19 10:55 编辑

给你老兄提个醒,常规底沙过滤,最致命的就是洗沙问题。看在都是爱鱼人的份上,你的方案得改进改进。建议你鱼缸上加一高位缸溢流滤缸。

水循环流程:
一.造浪泵制造定向水流(推荐旋流式,造浪泵贴一侧缸壁安装,缸中央可设置一高位景观,作为水流轴心);
二.水流路径上安装吸水泵(由于是缸下部进水,水流向上,吸污口可考虑为立排式口,可设置上中下三层多点吸口来保证吸污效果;
三.抽水至高位缸净化;
四.高位缸溢流出水连接你老兄DIY的那个底缸吸水装置(进水口设置为喇叭形水搜集口)。这个目的是当你泵的吸水于高位缸满水,造成溢流时,鱼缸进水口接收所有溢流水量)
这样,通过压差,鱼缸底部就变成反向出水口,底沙水流向上。水不断从沙中往上渗透,鱼便便及杂质下落不到沙床上,而是会自动随着水流飘向吸水口被抽走。(注意水流要控制合适,方法很简单,但要慢慢调节造浪泵,最好造浪泵水流量无限接近于吸水泵的抽水量,有点费心,否则,你会有鱼便抽不赢的感觉),
这样改,在优化水净化效果的同时,再无洗沙之忧!




欢迎光临 龙巅罗汉鱼 (http://luohanyu.longdi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