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23461
- 精华
- 0
- 帖子
- 70
- 最后登录
- 2013-4-6
- 注册时间
- 2012-3-14
罗汉鱼 秀 才
成 鱼
- 龙币
- 205
兑换福利
|
本帖最后由 赤★瞳 于 2012-4-13 17:36 编辑
活沙过滤法是一种在欧美水族行业里比较流行的过滤技术 ,而且它并不是一项新的水族过滤技术,早在好几年以前这个概念便已经形成,虽然这个概念老早就有了,不过活沙过滤的形式及设置的程序却还在不断改进研究当中。
活沙过滤系统优点:
◎有效降低缸中持续升高的硝酸盐含量。
◎由於由海底引进的硝化菌与脱氮菌,提供缸中更接近自然与更高效率的过滤效果。
◎预防缸中不正常的营养盐累积,而导致缸中藻类的过度氾滥。
◎提供缸子高稳定的水质,并减少换水的频率。
◎大大减少鱼缸过滤硬体设备的成本,且简化系统维护的程序。
◎提供缸中生物更近似自然环境
你是否也觉得上面的优点几乎解决目前所有过滤器所共有或存在的缺点呢?是否也怀疑它的功效真的有如此的强大吗?让我们先说明一下何谓活沙过滤系统,活沙过滤法其实跟传统的底沙过滤法是有点像的、佈置的方式跟传统的底沙过滤是有点像的,不过详细的佈置法却跟传统的底沙过滤法差异十分大喔。最大的差异在於我们不再以马达将水强制的通过过滤表层,纯粹靠的是水中氧气浓度的不同而以扩散的效果来达到流动,这麼说或许有点不懂不过下面会针对这边加以介绍!
活沙过滤系统详解:
〔1〕这一层主要是由粒径在於0.5㎜~1㎜的细沙所组成,厚度在1英吋到2英吋之间,主要的功能在於除去缸中的有毒物质氨及亚硝酸盐,其功能有点像我们一般的过滤器的主要功能,而由於所选用的沙子较细,相对也提供给我们更多的表面积让硝化菌帮我们过滤水质,但是也是由於此层是高耗氧区但是又是由细沙所构成难免会有氧气不足的顾虑,所以在这一层我们还要特别引入一些栖息於底沙的生物,帮助我们翻动这一层的沙子,让其不会有缺氧的现象。至於这一类的生物有沙蚕、海参、一些贝类、螺类、或是特殊会钻沙的鱼类以及某些会翻砂的虾蟹类如枪虾等…。不过或许你会质疑不用打马达将水引过沙子这样会有过滤效果吗,其实这倒不用担心,铺在底部的沙只要不太厚其实过滤力还是够的,在沙子的表层可都是高含氧过滤区呢!
〔2〕这二层沙石的粒径约略大於1㎜~3㎜,厚度也在1英吋到2英吋之间,主要的功能为脱氮效用,这边住的是帮助我们将硝酸盐转换成氮气的脱氮菌,因为没有用马达将水流强制地通过底沙,所以到这一层水中的含氧量已经非常低了,在这麼低的含氧量下已经不太有硝化菌了,因为菌种也会有相互竞争的情形,在这边正好提供一个良好的低氧气浓度环境给脱氮菌利用,或许你会想不是要在无氧气的环境才会有脱氮菌的存在吗?其实啊!脱氮菌只是作用时不须耗氧气的一群菌种罢了,一般的缸子都会有低氧气或是较缺氧的地方,不过由於多半的地区还是属於高浓度氧气的地方,所以真正提供给脱氮菌居住的地方其实是不够的,而我们的这个新过滤系统却特别的为脱氮菌準备了一个可以大量繁殖的场所,由於讲求的是要低浓度的氧气,所以我们不希望有任何的底栖生物来翻动此层的沙子进而提高此层的含氧量,所以我们会在每一层沙子之间都加上隔网,来防止第一层的底栖生物跑到第二层,当然网目的大小可要与沙子相互搭配的喔,我们是希望连沙子都不会乱跑来跑去的喔,只有水会流过去而已。
〔3〕最后的充水层最大的效用就是防止我们的缸中產生缺氧的地区,这也是为何我们在第一层要用细沙,而下一层却要用颗粒稍大的沙子,因为其实经过第一层厚度的沙子后含氧量也已经降低了很多了,而此时通过第二层的沙子时,我们选用颗粒较大的沙子,让含氧量的浓度持续降低但是却不像第一层那样减缓的那麼快速!以确保在第二层的下方时还不至於有完全缺氧的现象產生。但是那麼多的沙子我们哪能确定一定不会有缺氧的地区產生呢,所以才需要靠第三层来帮助我们调整啊,由於第三层并没有沙子,所以氧气的浓度会在这边完全的调和平均一下,而扩散可是四面八方的喔,所以要是第二层的某个地区氧气浓度低於第三层的浓度时,此时氧气自然就会往那边跑,替你将那边不足的氧气补足,不过由於是低氧气浓度所以你也不用担心会不会将第二层的氧气浓度又提高,如此便可有效的形成一个我们需要的氧气浓度梯度。
传统的底沙与活沙过滤法的对比:
先看一下最传统的底沙过滤法:像这种过滤法很容易在接近缸底的部份就已经形成缺氧的情形,当然日子一久你的缸底就会变得很黑,而且亦有可能產生有害物质硫化氢,虽然是有產生硝化菌与氮化菌的效果,不过產生缺氧层却是我们所不愿见到的。
而新的活沙过滤的一个新创新点便是将传统的底沙过滤加以改善,并将缺氧层去除。因活沙过滤由於表层的高氧气浓度,所以水流会以扩散的方式由高氧气浓度的地区流向低氧去浓度的地区,也就是向缸子的底部流去,至於你说水的流动是怎样的呢,是走哪一条路线呢?其实扩散是四面八方的,所以无从得知水的流向,不过这不是重点所在,我们只要由氧气浓度的观点去看就可以十分清楚的了解到水的流向,因为氧气是由水所带动的不是吗!那麼关於底层的充水层的作用我再解释一下:
1假设我们的缸子在经过第一层细沙的过滤后,由於某些原因导致某些局部的地区有稍稍缺氧的现象,而这些缺氧区假设在到达第二层过滤的底部时仍然呈现缺氧现象且有扩大趋势时,此时在一般的底沙过滤时灰色的地区便会不断的扩散,原因是难有新的氧气再由其他地方加入所以底缸便十分容易有缺氧层存在。
2而在活沙过滤系统中假设有这种缺氧的地区出现时,充水层中的氧气便会扩散过去,将微量的氧气由下方扩散上去,因为以我们原先的设计在第二层的过滤后其实只是低浓度的氧气区而已,并非是完全缺氧的地区,也就是说最底下的充水层并非呈现缺氧状态,所以一有缺氧的地区產生时充水层便会为其补充不足的氧气,以保持我们的缸中没有缺氧层的存在。
3活沙过滤系统的佈置完成后,最重要的便是要引入天然的活沙,藉由引入天然的活沙不但可以为我们的缸子带来更多的微生物,而且由天然海洋引入的菌不包括硝化菌而且还包含了可以去除硝酸盐的氮化菌,由於这些菌种及微生物都是由海洋引入的,所以可以说是最为天然功效也是最大的,这也何以活沙过滤系统可以让我们的缸子更趋近天然的礁岩系统,至於什麼叫活沙呢?指的就是由天然的礁岩区底下所取回的沙子,这些沙子有些是贝类的碎屑构成,也有些是鱼类啃食珊瑚礁所產生的碎屑,或许是珊瑚礁所產生的小碎岩,也只有这类的沙子才能真正提供我们所需要的活沙喔!
因为活沙并非不是那麼容易取得,所以在国外也有业者提供这方面的服务,至於要引进多少活沙呢!其实是不需要整缸都是用活沙的,因为我们要的是微生物及菌种,所以只要拿取部分的活沙,混和一般的细沙舖在最上层经过一段时间后整缸的沙就像是活沙般了,配合微生物、活菌、及底栖生物你的缸底就像是天然的礁岩般整个活化起来了!活沙过滤系统也才完全地运作起来。
活沙过滤的不足:
由於活沙过滤系统的佈置还在不断改进讨论之中,原因是像铺设於底沙的沙子厚度、沙子粒径的大小、氧气实际的梯度分布、充水层的厚度甚至要不要充水层等都会由於每个缸子系统的不同,佈置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效应,而这些细小的细节又关係著活沙过滤系统能否成功的运作著,虽然你也是依照著这个概念去建立,却由於佈置的不同而倒致在第二层过滤前已经溶氧不足,自然底缸充水层的效果便无法发挥,看似简单的安排却会由於对系统的无法掌握而达不到预期的功效,
不过要是你的缸底有黑黑的现象,这倒是还不须特别紧张,这还算正常现象不过要是很黑又很脏时可能就是由於沙层的过厚,而导致缸底的溶氧比预期的还要少,可以试著检查一下缸中沙子的厚度是否过厚,或是翻砂的生物不足倒置第一层沙层溶氧不足。
活沙过滤不需要清理:
整个缸子就是一个像小型生态般是不须加以清理的,缸中的有机物都由缸子自行消化,也不须使用滤棉来滤除大型的杂质颗粒,因为所以存在於缸中的有机物都会有固定的生物帮我们将其利用消化掉。所以活沙过滤法的确是个蛮理想的过滤形式,也是较为自然的一种过滤法!
活沙过滤与其他过滤的搭配:
或许鱼友会想说那我可不可以将活沙过滤结合其他的过滤形式,其实这也是可以的,不过假使活沙过滤可以如此有效的运作著,那麼其餘的过滤器其实真的是不需要的,不过假使你对自己的技术不是那麼有把握硬要搭配其他的过滤法,其实也没关係只不过在活沙的过滤部份至少不要变成你缸子唯一的缺氧层来源即可。不过我觉得假使搭配其他的过滤系统使用,那对於整个系统的控制反而要更加清楚与敏锐,不然很容易因为不当的搭配而使得两套系统所需的条件混乱而成效不彰喔!至於有人问到活沙过滤须不需要换水,其实就理论上是不需要的,因为整个系统趋於成熟时,正确的运作下,每样物质都会一再的循环利用,缸中的沙子或粉尘也会经一再的分解而释放出我们原本希望以换水所补充的微量元素,至於常见的硝酸盐也会被活沙的底层反应给消耗掉,所以其实换水变得不再那麼必要,成为视情况所辅助的工作,再者一般我们都建议使用活沙,再搭配蛋白除沫机使用,而用来替换除污秽水的海水或是因蒸发而补充的淡水,其实也都是另一种形式的换水,所以换不换水也就真的可以视情况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