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专区 鱼友交易
查看: 6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鱼缸里水的颜色变化代表了什么问题?

[复制链接]
 罗汉鱼
 童  生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童生(1级)
  • 项  目当前下级
  • 主题数:92-
  • 回复数:162-
  • 精华数:0-
  • 回答数:0+2
  • 采纳数:0-
  • 热帖数:0-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成鱼(4级)
当前等级积分486分离下一等级铭鱼(5级)还有14分,加油!

92

主题

5

关注

102

粉丝
+ 关 注
发私信

签到之星 签到之王 签到之神

龙币
1930
 兑换福利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上帝禁区S 发表于 2017-8-30 18:25: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养鱼的水会发生颜色的变化,你知道都是出了什么问题吗?看下文,让你更了解你的鱼缸~
   
1.酱油色水  

藻相:以裸藻、鞭毛藻、褐藻为主。透明度较低,水质老化。  

产生原因:投饵不当,水质老化,池底高度恶化,水中有机质较多。  

不良影响:藻类不易消化,不利于幼苗的生长,容易滋生寄生虫,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偏高。  

2.灰褐色水  

藻相:水中以老化藻类为主,缺少新生藻类。  

产生原因:老化藻类的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增加,水体缺乏藻类必需有微量元素,叶绿素含量减少。  

不良影响:在池塘表面形成泡沫或出现油膜。“倒藻”或“转水”时易产生这种水色,有机物含量高,容易引发疾病。  

3.暗绿色水  

藻相:以蓝藻门的微囊藻和绿藻门的纤维藻占优势,俗称“湖靛”。  

产生原因:池底老化,气温和水温偏高,水体缺乏营养,过量使用化肥和杀虫剂,导致水体高氮和高碱度,微囊藻和纤维藻大量繁殖。  

不良影响:在水面形成一层油漆状绿色油膜,有难闻气味,阻止了水体和空气的物质交换,水体PH值波动很大,藻类死亡后产生藻毒素,氨氮、亚硝酸盐偏高。  
4.白浊水  

藻相: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种类很少,泥沙等悬浮颗粒较多。  

产生原因:轮虫、枝角类、纤毛虫等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水中的藻类大部份被吞食。严重时水面泛红,成块状分布。  

不良影响:水体中PH值和溶解氧偏低、亚硝酸盐较高,细菌和寄生虫大量繁殖。  

5.黄色水  

藻相:以双鞭毛金藻或三毛金藻为优势。  

产生原因:水中有机物含量高,微生物分解后,池塘底部PH值下降,盐碱地新开塘容易出现这种水色。  

不良影响:藻类含有毒素,易引起水产动物中毒。  

6.土黄、白浊水  

藻相:没有藻类,以细粘土为主。  

产生原因:雨水冲刷,水体突变导致藻类死亡,上、下水层对流产生“浮底”。  

不良影响:溶解氧低、透明度低,水体理化指标不稳定,波动大。  

7.红色水  

藻相:以甲藻和裸甲藻为主。  

产生原因:水体有机物过多,氮磷比例失调或微量元素缺乏。  

不良影响:环境变化时,甲藻容易死亡。产生藻毒素,引起鱼虾中毒。  

8.澄清水色  

结构:水体中基本无藻类。  

产生原因:水体受重金属离子污染或缺乏营养元素,藻类没有繁殖起来,。  

不良影响:水体极不稳定,鱼虾产生强烈应激反应,幼苗缺乏适口饵料。  

9.发光水  

形成原因:水体发光的原因是发光细菌,发光甲藻和夜光虫大量繁殖所致。  

不良影响:水体产生毒素,很难培肥,鱼虾高度应激、厌食,水中溶解氧降低,下风水面漂浮黑色油膜,有腥臭味。  

10.土皮  

形成原因:藻类死亡后的尸体、有机碎屑和多种原生动物组成。

不良影响:白天土皮浮在水面上面,晚上下沉,阻隔水体的物质交换,水中溶解氧降低,寄生虫和致病菌大量繁殖,对鱼虾产生毒素。

扫描二维码,手机浏览分享本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fastpost
×
返回顶部 意见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