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鲷是自然界已知的进化最快的生物之一,为了适应自然变化,它们发展出众多的个性的外表特征,有些特征令人惊艳。
当代,世界各国的人们从事慈鲷的研究、杂交和商品买卖,为了将慈鲷改良成多种优点于一身的集合体,人们发明了两种著名的杂交美鲷,即鹦鹉鱼和罗汉鱼。对于鹦鹉的分类,争议较小。而对于罗汉,无数的花名、新类层出不穷,而且愈发有让人看不懂的趋势。
纯从饲养角度来说,对罗汉分类不必太较真,因为罗汉的亲系众多,成长中又多有变数,成年后体现出哪一种外表特征都难以预测。所以罗汉的价值并不在于纯不纯,而在于美不美。
最早为中国鱼友认识的罗汉是珍珠罗汉,直到现在,提到“罗汉”这个词,很多鱼友首先想到的就是珍珠系罗汉。其实广义的罗汉概念要远大于这个概念,以狭义的罗汉概念去理解广义的罗汉,在饲养和欣赏上必然存在误区。
如果放开种类之争,纯从审美角度入手,也许我们会看到不一样的罗汉。本文旨在从一些入门级的美鲷知识入手,讲述罗汉自己的故事。
一、 罗汉审美解构
罗汉和鹦鹉同样是成功的杂交观赏美鲷,但两者的观赏角度差别很大。
首先,鹦鹉在杂交后基因相对稳定,形成了固定的几个种类。
从颜色上,鹦鹉可分为:血鹦鹉、黄金鹦鹉、红白鹦鹉、麒麟鹦鹉等。从体形上,可以为分:元宝鹦鹉、金刚鹦鹉、财神鹦鹉(元宝和金刚只是品级,而财神则是开心鱼场的品牌了)。虽然同窝鹦鹉的个体间也会有差异,但大体上达到了同品级内的量产。
而罗汉的基因相对就不那么稳定了。同一窝的珍珠罗汉,有些能达到鸿运、红钻、蓝钻的等级,而大多数则成为了杂交的失败品种(忽然想起施瓦辛格的《龙兄鼠弟》……)。因此亚成以上表现出色的罗汉价格相对高很多,这与成品率有很大关系。一旦某一品级的罗汉可以达到相对稳定的量产后,价钱马上会大幅下降,这两年十里河亚成的水头鸿运罗汉已经降到了百元左右,就是最好的例证。
其次,鹦鹉是适于混养的中型慈鲷,除金刚等级的鹦鹉外,一般鹦鹉成年后体型在20~30之间,在水族饲养中一般被用于群养,而且是高密度群养。一则高密度混养可使慈鲷失去领地意识,二则鹦鹉大多是畸形的三角嘴,无法完全闭合,所以战斗力有限。
而罗汉是中大型慈鲷,除元宝罗汉外,一般罗汉都能长到25~40之间(珍珠系罗汉体型较小,金花系罗汉较大)。饲养一般采取单缸单鱼的方式。其实罗汉和所有慈鲷一样,是可以混养的,但因性格、体格都较强,所以混养风险更大。
罗汉鱼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审美标准。这些标准被广泛运用在商业、挑选、比赛之中,成为了罗汉价值的标杆。